各有关单位:
随着国家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新一代指挥中心建设的一体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决指挥中心建设规划、立项、设计、建设、验收无成套的标准规范,仅有单系统、单设备的标准规范的现状,推进实现指挥中心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并需根据技术发展补充部分分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标准。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欢迎各相关优秀单位积极参加。为构建指挥中心建设的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奠定基础和做出贡献。
附件:
1.《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2.《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编制申请表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2024年 7 月 10 日
附件1:
目前国内外对于指挥中心建设一般纳入信息系统建设范围,尚无针对指挥中心特殊场所的全系统标准规范。编制本团体标准,用于支撑政府、军队、公安、能源、交通、大型企业等各行业指挥中心的系统立项、需求论证、系统设计、工程建设和验收评价。
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的编制将解决指挥中心建设规划、立项、设计、建设、验收无成套的标准规范,仅有单系统、单设备的标准规范的现状,实现指挥中心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并需根据技术发展补充部分分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标准。
二、编制范围
“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 ”系列团体标准首批标准包括如下 8 个标准(参编单位可以选择参与或提出新的标准):
1 、指挥中心总体框架
明确指挥中心的作用、地位、建设原则、涵盖范围、实施意义、指挥要素和保障要素的基本组成、信息系统组成、各分系统定义和相互关系等内容。
2 、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主要明确指挥中心信息系统的组成,各分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设计(施工图)的设计深度、范围,明确各分系统的相互接口关系等内容。
3 、指挥中心安全体系规范
主要指挥中心安全体系的构成,从系统内在安全和外在安全的两个角度,描述安全技防、安全防护、机要保密等分系统的构成,并阐明与信息系统其他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和接口内容。
4 、指挥中心验收规范
主要明确指挥中心指挥信息系统的验收步骤、验收节点、验收流程,阐述隐蔽工程验收、齐套性验收、设备及系统功能性能验收、安装工艺和安全性验收的验收要点、技术要求 等内容。
5 、指挥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规范
主要明确指挥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网络、视音频、控制、电源等布线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设计、注意事项等内容。
6 、指挥中心分布式坐席技术规范
主要明确指挥中心分布式坐席系统的使用场景、设计方法、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7 、指挥中心显示控制系统规范
主要明确指挥中心显示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各分系统的功能定义、设备组成和连接关系,详细阐明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设计的设计深度及内容要求。
8 、指挥中心运维管理要求
指挥中心运维管理系统是指挥中心运行维护、控制管理、技术保障的重要系统。主要明确运维管理系统的系统组成、与各分系统的接口要求、运维系统的功能要求、面向不同层级用户的使用要求等内容。
为了促进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团体标准的完成, 欢迎各相关优秀单位积极参加标准的制定,学会将对参编单位资格进行审核,在研究或经费上对标准的完成做出贡献的单位将获得如下权益:
1、作为参编单位列入标准参编单位名录;
2、作为参编单位参与标准起草工作的主要人员姓名列入标准起草人名单(每家单位不超过 2 人);
3、参编单位的实施案例将优先作为学习案例纳入学会面向政府和产业的培训课程;
4、参编单位将优先参加学会的“科创中国 ”科技服务团,在中国科协组织下完成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科创服务;
5、参编单位将优先参与学会和富媒体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各项活动(论坛,研讨会、展会或培训讲座);
6、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出具标准参编证明,旨在提升参编单位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或作为单位参与评奖、获得政府奖励或进行融资的证明;
7、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将优先享有参与本标准修订的权益;
8、参编单位享有全程参与标准编制、修订工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修改意见的权益。
四、 申请加入方式
拟申请参加《指挥中心建设通用标准体系》系列团体标 准首批标准编制的单位,通知发布之日起,即可报名申请, 填写好申请表并发送到指定邮箱。格式为:指挥中心团标参 编单位名称。
五、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 浩 18610105952
邮 箱:zhikongwang@126.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10层
